“躺平”不知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口头禅,也成了很多人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。它来源于“躺平任嘲”一词,诞生于2016年或更早。是娱乐圈粉丝的一种用语。常用于已经对某种事情麻木了,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,躺下来任你嘲讽。2021年12月6日,躺平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“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”。2021年12月,《咬文嚼字》发布2021十大流行语,“躺平”一词赫然在列。
“关你什么事,关我什么事。”
“努力不一定有结果,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。”
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放弃。”
这些都是最近火爆全网的“躺平”语录,在当代青年人中广泛流传。甚至还形成了所谓的躺平文学。
很多年轻人打着“躺平,是一种态度。”的幌子自欺欺人,用消极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接踵不断的问题和压力。面对稍微困难点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,第一选择不是找解决的办法而是选择逃避,遇事不决,直接躺平!在我看来,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,应该用全新的观念去解读“躺平”这个词,正如撒贝宁的“躺平哲学”所说,“躺平不应该是消极的,而是你付出了一天的辛勤努力,受益颇多,感觉酣畅淋漓。回到家躺在床上后,脑海里还浮现出今日的场景,还在回味着其中的能量和快乐,然后慢慢地入睡。”
颇有感触,把逃避当成一种本能,无所作为地躺平,不仅解决不了任何事情,反而会因为逃避和消极的应对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,日复一日,形成恶性循环。最终惶惶不可终日,既担心那件事情,又不去面对,整日陷于纠结和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。
很多时候,真正拖垮一个人的,不是能力不足,而是因为害怕失败而犹豫不决、瞻前顾后的心理。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,提到一个理论叫“情绪劳动”:除了日常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外,还存在一种被忽视的劳动,就是情绪的劳动。当一个人陷入过度焦虑和纠结时,就会消耗自己大量的体力和精力。
与其百无聊赖地懵懂度日,不如行动起来去争取更美好的未来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只要行动起来,千里之遥也不过可以用脚丈量出来的咫尺之距。
你可以选择摆烂式躺平,但你的理想也会因此而“躺平”,那么,你是选择继续摆烂式躺平,还是鼓起勇气一往直前呢?
摆烂式躺平不可取,躺赢更是不可能的。困中求变、难中求进才是作为一个新时代年轻人应有的态度,永远年轻,永远无所畏惧!奋斗才是年轻人最值得说道的骄傲,才是整个社会最厚重的底色。社会的发展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应当学会正确“躺平”,不能盲目以至于迷失前路!